疫情防控带热疫苗产业 黄金十年是否可期中国经济网5月20日讯(记者 朱国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防控疫情的战斗,带动了很多产业跨越式发展,譬如疫苗产业。与疫苗相关的新技术、新企业、新市场,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新冠疫情给疫苗产业哪些改变?后疫情时代我国疫苗产业能否将动能延续?能否迎来黄金十年?在不久前苏州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生物医药BIO 50人论坛上,来自科研机构、产业界、投资界人士等,从技术、产业、政策等度,瞭望“中国疫苗”未来十年之路。
疫苗对传染病的防控价值显而易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疫苗专家指出,包括新冠等传染病,疫苗是首选的防控措施。正是因为疫苗的诞生,才让天花、麻疹、百日咳、腮腺炎、乙肝等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以消灭,或者发病率大为降低。从经济效益上说,每投入1元到疫苗研发上,最终就会产生约15元的效益。
“经过此次新冠疫情,两个词进入了老百姓的词典,一个是‘核酸’,另一个就是‘疫苗’。” 东方高圣创始人陈明键指出,过去疫苗都是给孩子打,这次疫情让老百姓完成教育,“成人(健康人)疫苗”时代可能来临。疫情防控给疫苗产业带来了特殊的变化机会。
机会是什么?海通证券、海通国际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心举例介绍,像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罗氏制药,奋斗了几十年才实现480亿美元的年营收业绩;美敦力公司用了60多年做到了全球医疗器械龙头地位,去年的营收是300多亿美元。而BioNTech和Moderna这两家在新冠疫情发生前都是小公司,今年收入预期就分别达到151亿美元、192亿美元。资本市场的表现也映射了产业的巨变:两家公司2019年年底市值分别只有50亿美元和68亿美元,但到上周,市值已经高达460亿美元和630亿美元,一年多时间涨了十多倍。
新冠疫情防控推动了监管层面对疫苗研发的支持。陈明键说,我国药监部门对疫苗研发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一方面临床试验样本数量的要求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审批时间大大缩短,新冠疫苗都是在一年之内完成了审批上市,这是药监部门的一个重大举措。
目前我国研发投入最多的医药公司是百济神州,2018到2020年投入200亿元,但目前只有三个自主研发产品获准上市。而一款新冠疫苗,很可能只需要花10亿元和8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获批。余文心说,如果没有新冠疫情就不会有这样的政策支持。
“我坚信,未来10年,中国一定能够诞生世界级的疫苗公司。”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余文心表示,即便没有新冠疫情,中国疫苗也将驶入快车道。
余文心以互联网的发展作为比较。她说,2011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从“抄”到“超”的分水岭,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端产品渐次点燃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流金岁月。2021年,新冠疫苗的研发展现了我国疫苗行业的研发综合实力,中国新冠疫苗以史无前例的规模“走出去”,核酸疫苗等新兴研发路径亦百花齐放,给予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她认为,由于中国还是有很多未被满足的预防需求,新技术可能借此弯道超车。
据了解,2011年全球前5大互联网公司中,没有中国企业,而时至今日,我国已有两家企业跻身前5名(阿里、腾讯,另三家是美国的亚马逊、Alphabet、Facebook)。
中国互联网行业十年前的故事是否会在疫苗业重演?“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陈明键分析,与医药其他行业相比,疫苗行业有五个“更”:研发周期更长,投入成本更大,政策监管更严格,大规模生产更难,市场集中度也更高。医药产品和互联网产品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微信多一个用户、疫苗多接种一名公众的成本很低,而中国的14亿人口更是让疫苗显示出了比药品更大的规模效应。
在全球范围内,疫苗并不是大行业,只占制药业市场规模的不到5%。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疫苗市场的增速平稳,市场并不是特别大,疫苗领域的投资也不像今天火热。疫苗行业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研发周期厂,二是传统疫苗解决了大部分所有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这也限制了其他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么,当新冠疫情过去后,我国疫苗产业的发展机会在哪里?
余文心分析了世界四大疫苗巨头近年来业绩拉动的原因。GSK(葛兰素史克)经历了2010—2016年增速放缓后,直到2017年才因为带状疱疹疫苗品种的推出才拉动了市场的增长;默沙东2007—2017年漫长的十年间,HPV疫苗在全球的销售额只是从14.81亿美元缓慢增长到23亿美元,直到2018年该疫苗和中国公司合作在中国上市,才拉动了全球市场的增长,两年销售额攀升至37.37亿美元;辉瑞通过13价肺炎疫苗独步天下,在前几年也一直是增长缓慢。直到2014年美国推荐成人人群接种推高了13价肺炎疫苗整体销售额,该产品收入从2014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58亿美元;赛诺菲2017年以后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重组蛋白流感疫苗以及中国市场五联疫苗的增长。
在回溯全球前四大疫苗公司的业绩增长情况后,余文心认为,疫苗公司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新品种的获批、新区域的扩展、成人市场的扩展等因素。
中国制药业目前有一万多亿元的产值,而疫苗行业只有400多亿,还是个小市场。中国疫苗行业超十亿元的产品,2019年大概只有10个,其中6个是进口产品,4个是国产产品。展望未来十年,余文心说,现在很多的公司都在布局新产品。2020年,国产13价肺炎、2价HPV疫苗相继进入市场,接下来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等多款疫苗也将陆续推出。她表示,相信再过两年,中国疫苗前十的榜单中,一定会有更多的中国产品出现。
新冠疫情总会过去,疫情防控所带来的“红利”终将消失,我国疫苗未来能否实现黄金十年,后疫情时代疫苗国内企业应该怎么做?疫苗企业方面的人士从不同方面提出建议。
“合作”是他们提到最多的词。康华生物总经理王清瀚表示BOB半岛官网,从企业的角度考虑,要做好疫苗研发的关键是要在技术平台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与国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的合作,二是加强与优秀科学家合作。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继国认为我国疫苗国际化的人才、管理、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企业除了要苦练内功外,还要和国际大企业合作,锻炼自身能力,这样国际化就会水到渠成。
王清瀚提到,为抗击新冠疫情,中国疫苗企业勇敢出海为全球供应疫苗,做得非常成功,为本土其他企业做出了榜样。他说,疫苗企业要做到全球供应,需要从研发和工艺端甚至是生产端等各方面都要做全方位的考虑。我国有些疫苗已经进入世卫采购体系,说明得到国际认可。
“工艺突破”。张继国认为,中国疫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是基础研究方面,更多的是在应用上,包括CMC(化学、制造、控制)方面。目前这方面差距如何突破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如果这方面做好,相信5-8年有希望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因为:第一,中国人很勤奋;第二,中国人很聪明。“我们有的研发人员可以72小时连续加班,这在欧美国家是很难做到的。”
在技术方面,参加论坛的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专家表示,千万不要放弃mRNA疫苗技术。此次论坛发布的《中国疫苗》也建议,新兴的疫苗企业避免在传统技术平台上和龙头公司竞争,更好的方式是利用新的技术平台,如mRNA疫苗技术、DNA疫苗技术、新型病毒载体技术、新基因工程重组技术、新型佐剂技术等,或者研发难度更高的新型疫苗品种,包括多联疫苗、多价疫苗等临床需求尚未被满足的疫苗产品。
此次论坛由东方高圣主办、晨哨集团联合主办,东方略生物、中以海德协办,定向邀请了诺贝尔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中以海德创始人Roger Kornberg,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略董事马丁等业界权威专家以及50位企业代表参会。
热线电话: 131-053-8306
电子邮箱: bandaosports@sddingtuo.com
公司地址: 山东省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