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我国水果栽培历史悠久,果树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已成为我国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仅次于粮食和蔬菜。近年来我国水果产量稳定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水果生产总量达到32744.28万吨,同比增长4.63%;人均水果占有量达232.28公斤。
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果盘子”日益丰盛,各类颜色缤纷、口感各异的水果成为万千家庭餐桌上的亮丽点缀。苹果、柑橘、梨等传统果品不断改良升级,樱桃、草莓、牛油果、蓝莓等小品类水果也备受欢迎。目前国家统计局将水果分为园林水果和瓜果类水果两大类进行统计。其中园林水果以苹果、柑橘、梨、葡萄和香蕉五大果品为主,瓜果类水果包括西瓜、甜瓜和草莓等。现阶段我国水果生产以园林水果为主。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园林水果产量为2.4亿吨,占水果总产量的73.4%;瓜果类水果产量为0.87亿吨,占水果总产量的26.6%。
而在主要园林水果品种中,柑橘、苹果、梨、葡萄、香蕉这5类水果的产量占比前五,占比分别为26.8%、20.7%、8.3%、6.7%、4.9%。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我国水果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以梨为例,2020年,我县酥梨平均总成本为2300元/亩左右,黄桃平均总成本为1650元/亩左右。到2022年我国梨平均生产成本为3628.79元/亩,近10年全国梨生产成本年均增长4.4%。而在各项成本中,人力成本占41.31%,物质及服务费用占43.35%,土地租金占15.35%。
水果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对市场竞争力会产生不利影响。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水果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整体生产成本增加,传统的价格竞争优势在减弱。对此可见,未来,协同研发、集成应用节本增效技术,做优品质,强化品牌,满足高品质市场需求,成为国产水果今后发展的根本路径。
与此同时,我国水果生产市场出现优质果品量少不足以满足需求,但低质果品却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当前我国水果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经营为主,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区域布局不合理依然存在,不少果品种植在非优生区和次优生区,不但管护成本高,果品质量也缺乏气候基础;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部分农户注重数量,质量意识不强,跟风种植现象普遍,在栽培管理上缺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技术基础,造成果品质量低。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果业育种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好,但由于管理评价和育种技术平台有待优化,距离形成完备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体系还有一定距离;育种效率偏低,自主品种市场占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病毒检测等品种鉴定环节相对薄弱,标准化生产能力不足,难以形成质量保障。
对此需要优化生产发展布局,培育更多更好的新优品种,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重视产业规划和布局,坚持适地适栽的原则,引导果品产业向优生区适宜区转移;二是要建立健全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等供应链关键环节加快构建综合性、标准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弥补小农户分散化经营的短板;三是要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调动各主体积极性助推果业转型。四是要以现代化育种技术为抓手,培育更多更好的新优品种;推进无病毒苗木繁育研究,提高病毒检测效率和种苗脱毒效率,为果业种苗繁育效率和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水果消费量持续攀升,且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随着民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水果已成为大众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干鲜瓜果类消费量为56.3千克,较2015年增长26.5%。2023年我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为1.22万亿元,并预计2026年这一规模有望增长至1.8万亿元,在此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6%。这一数据表明水果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水果的销售渠道日益多元化,包括农贸市场、现代零售(商超、生鲜超市、便利店)、电商渠道以及水果专营连锁零售等。其中,现代零售占比最高,农贸市场和水果专营连锁零售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随着电商和物流的快速发展,线上购买渠道的兴起成为推动水果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目前我国水果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主,以连锁超市、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为辅的多元化流通格局。不过,水果供应上游链路长且零散,下游城市层级错综复杂。
曾经一时风头无限的高端水果,在近两年消费降级之下,逐渐跌落神坛,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这一点上市公司财报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虽然市场规模逐渐增长,但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已明显放缓。从2021 年至 2023 年,百果园营收增速分别为 16.22%、9.94% 和 0.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369.49%、40.35% 和 11.9%。
尤其是进入2024年,受消费降级影响,市场表现不佳,百果园出现营收利润双下降局面。根据百果园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警公告表示,称公司2024年净亏损约人民币 3.5 亿元至4亿元。由盈转亏的同时,营收下滑近15%,2024年收入较2023年的113.91亿元收入减少15%左右。此外,业绩预报还透露,百果园过去一年加盟门店数量从2023年底的6081家减少至5116家,一年减少965家。其中,半年关闭近900家,日均关闭近5家,关店率高达15.9%左右。
据分析,百果园2024年业绩大变脸,其实背后撑起百果园业绩版图的加盟商早已开始滑坡。有不少加盟商表示,赚不到钱,回本周期、营业额、毛利,都不太能达到百果园对外官宣的水平。
按照百果园加盟经理的口径,在不包括房租的情况下,加盟一家百果园投资额在40万元左右,回本周期要看具体门店情况,一般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营业额方面,一线元左右。最好的标杆店,一天营业额能达到2-3万元,差一点的一天在4000-5000元。在开门店亏损占比10%左右,毛利率一般在27%-28%左右。
如果门店日营业额能做到平均值8000元,成本控制在2万元一个月,毛利达到30%,便能盈利。但从加盟商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很少有人能达到盈利线。但不少加盟商表示,实际上一线万元根本覆盖不了,毛利达不到30%,能达到20%已经算不错的水平。
根据百果园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综合毛利率均在11%左右,净利率均不到3%。
水果红利逐渐消退。不止百果园,“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近几年发展同样陷入困境,公司陷入资金链困境,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洪九果品不得不寻求银行。此外,因为未及时公布2023年财报,洪九果品甚至一度被港交所停牌。目前,洪九果品总市值为27.95亿港元,较巅峰时期的近600亿港元蒸发500多亿。
业绩承压,高端水果不得不主动求变。2024年初,百果园开启品牌焕新、推广招牌果和水果礼盒三大战略,但营销开支也因此大大增加。从短期业绩结果来看,战略并不奏效。
百果园除了从过去精品水果路线,改为开始强调性价比,启动“高品质高性价比口碑战役”行动。也在主动降低加盟商投入成本,百果园加盟经理称,以前公司有两种加盟模式,今年取消了其中一种,只留下一种模式。放弃了装修+设备权,不再收取对应的5%费用,公司暂停收取特许权使用费。此外,新店开业,百果园还会按照进货额度第一年会给加盟商补贴4%,补贴一年,第二年按照销售额补贴2%。
对于水果市场的未来,百果园仍看好该市场。百果园业绩预警公告除了表示全年收入有所下滑,并面临利润亏损的局面。但同时也表示,百果园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优化措施,下半年业绩已现改善拐点,展现出不俗的经营韧性。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园在2024年启动了“高品质性价比战略”,这一战略调整不仅是对下行经济市场的主动调整,更是对百果园的销售业绩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另外也有相关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目前我国水果零售行业面临三大增量机会,为头部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想象空间。一是零售市场稳定增长:消费模式再次更新的今天,随着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增加,水果作为大健康消费品,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消费者;二是ToB市场提质增效:水果行业产销两地分散,效率低且损耗高,有待大平台整合和提高标准化;第三,海外市场具备潜力:中国拥有丰富的水果资源,也是全球最大的水果发布市场BOB半岛官方app下载。
目前水果流通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且高度分散。我国水果行业主要竞争者包括大型连锁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以及独立蔬菜水果店等。这些市场参与者各自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展现出不同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2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水果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热线电话: 131-053-8306
电子邮箱: bandaosports@sddingtuo.com
公司地址: 山东省BOB半岛·(中国)官方网站-bandao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