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bandaosports​@sddingtuo.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公司动态

诗经就有这种蔬菜读书人写诗赞美它拥有专属典故

  诗经就有这种蔬菜读书人写诗赞美它拥有专属典故芹菜价廉物美,药用价值又高,自然是很多人所钟爱的美蔬BOB半岛,不管古今中外,都很招人喜爱,据说,外国人常常将水芹那幼嫩的基部叶片,放在沙拉里当香料,还有人将它放在三明治里头。咱们中国人对芹菜就尤其喜爱了,特别是水芹,人们用它来招待客人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

  在《诗经》的《鲁颂》中有一篇《泮水》,里头就提到了芹菜:“思乐泮水,薄采其芹。”在《毛诗序》中介绍说,这是一篇用来歌颂僖公修建泮宫的诗歌。而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也说:“此饮于泮宫而颂祷之辞也”。

  这首诗歌写了鲁侯来临时的仪表风度,赞颂了他征服淮夷的功绩,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芹菜,却比这首诗歌的主人公“鲁侯”,更先出场。可惜我还尚未记住鲁侯的功勋呢,却偏偏先记住了芹菜。虽然在诗中并没有详细说明这是哪种芹菜,不过,既然是生在水边的,那么,恐怕就是水芹吧,冈元凤纂辑的《毛诗品物图考》注解说,那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水草,再看那上面的插图,细细如同管状的茎,有花有叶,和水芹也还真是颇有几分相似呢。

  不知道是不是自《诗经》开始的传统,那水芹除了成为人们桌上的美食以外,还被人们赋予了一些特殊的意义。由于在泮水旁有泮宫,而泮水是鲁国的学宫,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芹菜便和读书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读书人若是考中了秀才,要到孔庙拜祭的时候,总是喜欢在泮水旁边采上一点芹菜,插在自己的帽子上,就好像是天下文人的标志一般,所以,读书之人,在古代的时候,便又有了一个雅号,叫做采芹人。“他日必为攀桂客,目前尚作采芹人”,这折桂指的是金榜题名,而采芹,指的自然就是考中秀才了。

  不过,可能也只有泮水或者是孔庙边的水芹,才会有此殊荣吧,一般人所关心的,还是水芹的美味。《吕氏春秋》中就曾经说过:“菜之美者,云梦之芹”,不知道云梦泽如今还是不是出产水芹,不过,在我看来,天下间的水芹,都是一样美味的,也不在乎它究竟是产自哪里了。

  清代张世进诗云:“春水生楚葵,弥望碧无际。泥融燕嘴香,根茁鹅管脆。”说实话,这不是一位我所熟知的诗人,可是,他用“鹅管脆”来形容水芹的根,那真是太形象了,将水芹根部那种白白嫩嫩的感觉,完全给展现出来了。不管这位诗人的诗写得怎么样,他绝对应该算是一个美食家,因为,他明明白白地道出了,水芹最好吃的部分,就在于它靠近根部的那一节白梗。

  药芹可炒,水芹一样也可炒,尤其是那些长白梗的,那根部粗硕肥白,隐隐间有嫩绿的颜色透出来,这样的水芹,尤其细嫩,相比那些紫绿色、青白色的,不知要鲜嫩多少。要是买到了特别细嫩的水芹,配上大火,真的是只要几铲就可以盛出装盘了。咬在嘴里,那种舒爽清脆的感觉,让人久久难忘。

  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那就是,有什么好东西,绝对不能自己独享,正所谓,“独乐乐,不若众乐乐”,有什么好事,自然是要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的,那样的话,快乐才能够增倍啊。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不在乎你送的东西究竟有多贵重,关键的是那一份心意,可以让朋友感受到。

  既然如此,自然就有很多喜欢吃芹菜的人,想着要让众人都分享自己所品尝到的美味,于是,便有了一个关于“献芹”的故事。在《列子》中,曾经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是“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惭。”

  有这么一个乡人,认为水芹也是美味的东西,于是就想作为礼物,献给别人,可是,却不合对方的胃口,真是可惜,那位乡豪的肚腹实在是太娇贵了,又或者是他尚不明了水芹的烹调之法,如此鲜嫩的美食,都会嫌弃,真的是要让人叹一声:“肉食者鄙”了。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也曾经叹道:“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不过,虽然那位乡豪不懂得体味水芹的美妙,那位献芹之人的真心却感动了后世之人,于是,人们就常常用“野人芹”来表示微小的礼品,又用“献芹”作为敬献给别人礼物时候的自谦。所以,杜甫才会在自己的诗中写:“炙背可以献天子,美芹由来知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