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bandaosports​@sddingtuo.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公司动态

BOB半岛平台金果银果 普拉底人民的致富草果-贡山县田野日志(4)-2024年1月15日

  BOB半岛平台金果银果 普拉底人民的致富草果-贡山县田野日志(4)-2024年1月15日2024年1月15日是贡山调查组普拉底小组成员们到达普拉底乡力透底村的第三天,力透底村位于怒江之畔。是乡政府所在地。站在村子的开阔地,入眼即是奔腾的怒江水,映衬着山上的草果地,给人生生不息、欣欣向荣之感。

  普拉底乡的主体民族为傈僳族,据《云南通志稿》和《滇南志略》记载,傈僳族“居无定所”“迁徙不常”。高志英教授在《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生计方式变迁》一文中也写到“历史上傈僳族的多次迁徙与流动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资源,过的更好。”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怒江贡山县普拉底乡的傈僳族仍然还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种植的农作物以老品种的玉米和水稻为主,尽管可以上山采中草药出售,但家家户户没有余粮,更没有钱改善生活。据《怒江文史资料选辑》载,1950年以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怒江州的实际情况,中央政府从政策、衣、食、住、行和教育等方面对怒江傈僳族等各族人民进行帮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开展脱贫减贫工作。2005年普拉底乡以国家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为契机,提出了建设万亩草果基地的目标,普拉底人民自此开启了草果致富的道路。

  草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在植物学上属姜科豆蔻属,生长于海拔1200~2000m,年均温17~19℃,年均降雨量1000~1600mm,相对湿度80%~85%的阔叶林中,有极大的药用价值。《本草求真》有载:“草果与草豆蔻,诸书皆载气味相同,功效无别,服之皆能温胃逐寒。然此其味浮散,凡冒巅雾不正瘴疟,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本草正义》亦有载:“草果,辛温燥烈,善除寒湿而温燥中宫,故为脾胃寒湿主药”。

  贡山县普拉底乡降雨充沛、日照时间短、河谷多、森林覆盖率高达83%,这种自然环境极其适宜草果种植。2005年普拉底乡以国家实施的“兴边富民工程”为契机,提出了建设万亩草果基地的目标,全乡6个村都大规模种上了草果。山林里、水沟边,适合种植草果的地方都被群众种上了草果,草果也成为了普拉底乡稳定的支柱产业。由于普拉底乡草果品质较高,且产量稳定,因此被美誉为“草果之乡”。

  但是普拉底在草果种植推广初期,并非一帆风顺。据悉,有的农户把免费领到的草果苗丢在一旁,有的农户因为缺技术,管理靠天养。见此情景,普拉底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认真研究,安排部署农技工作人员,通过交流学习、查阅资料,帮助农户掌握草果种植技术。同时邀请县里技术人员到林间讲解,用通俗易懂的民族语言给农户讲解技术。2008年,普拉底乡种植的第一批草果开始挂果,产生了效益,群众的积极性一下就提起来了。以前把免费草果苗丢一旁的农户,自己掏钱去买了草果苗来种。一时之间,草果成了普拉底乡的 “金银果”。

  2007年10月,贡山县普拉底乡成立了怒江州第一个“草果协会”。2010年后,乡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申请立项,并获得上级涉农部门的大力扶持,逐年发放了大量草果种苗,农技部门也加大了技术投入力度。农户们积极学习草果的种植和增产增收技能,甚至能自己培育草果苗来补种。至此,普拉底乡的草果产业终于迎来了曙光,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到2022年底,仅普拉底小组所在的力透底村草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0余亩,挂果8000亩,全村的草果收入达200余万元。如今,全乡草果栽培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立了多家草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栽培技术上已向无公害高效栽培迈进,逐步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丰岁军是普拉底乡力透底村的村民,今年36岁,家里经营着100余亩草果地,堪称草果大户。小组成员们跟随丰岁军去他家的草果地走访,发现草果并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生长,而是广布于山上和河边。丰岁军告诉我们:“这里的草果种植不限于自己家的地,也可以在别人家的地里一起种植,一起收获。”这大概也是促使普拉底成为草果之乡的一大原因吧,真正体现了“集体为人人、人人为集体”的社会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不分彼此的精神,让大家共同走上了致富之路。

  我们一路爬山过河,路两边的草果地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彷佛走在了希望的道路上。从丰岁军的话里,我们得知了普拉底乡草果的引进过程:“政府这边的一个副乡长引进来的,他刚刚引进的时候,先在其达村让别人种了几棵。这里的人见过草果,但是很少吃。之后,其达村农户的草果喜获丰收,就来这边的街上摆摊卖,卖得很好。这个草果是副乡长引进来的,但那时只有少数几家农户种草果,因为别人都不想种,认为这个不能赚钱,肯定不行。我们以前读高中的时候,部队在学校后面种了草果,我们才见过草果长什么样子。那个农户家种草果发家致富应该是2012年左右,当时草果结果了,她就拿到街上赶集的时候卖,七、八块钱或者十块钱一斤的卖,很好卖,她就不断地去种草果。后面乡政府的人发现这个草果还是可以种的。”从那以后,政府开始在普拉底其他村子发展草果产业。

  丰岁军介绍了他家种草果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草果大户的诞生历程:“我们家不是最早一批种(草果)的,我小时候家里只能吃玉米和洋芋,好不容易读完了初中,高中要去贡山县城读,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供我读书,我只能去外地打工。那时候,我去了广东、杭州的厂里,一年也能存一点钱。以前这个村子里面都是低保户,一样收入都没有。年轻人就出去打工,就像我们一样,以前我在广东待了十二年,其实我一直很想留在家里面的。我2006年出去,2016年才不再出去打工,因为家里面种了草果,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所以就留下来了。”因为在外面待的时间长,丰岁军颇有远见,回到家以后就把家里的草果地扩大了两倍,在山坡上开辟了新的草果地。说到这里,他指着一片种在将近80度陡的山坡上种的草果,表示这里也是他家的草果地。我们很惊讶,这种山徒手攀爬都很困难,我们都在丰岁军身上感受到了勤劳致富的魅力。

  除了草果的日常管理外,丰岁军还讲到自己经常学习,以期让草果增产增收:“农机局每年都会有技术员下来指导我们种草果,政府也会给我们发肥料,帮助草果提质增效。我每年都会跟着技术员去学一段时间,学会了育苗,这个下面的遮光板里面种的就是草果苗。(草果苗)我们以前是买的,现在都是自己培育。草果长到第七年,到第八年就不怎么结果了。我们就把这批老草果树砍掉,在这片地区,每隔两到三米补种一颗新苗。”正因为有丰岁军这样的草果大户的不断求进,普拉底草果之乡的名声越来越大。

  此外BOB半岛平台,小组成员们还了解到,到2023年力透底村修建了1条草果生产道,17座生产便桥,2条草果索道,开展种植培训一期共计42人,养殖培训一期共计28人,更好地助推农户持续增收。仅2023年一年,力透底村人均草果收入达4173.84元,在人均收入中占比高达28.96%,草果真正成为了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金果银果!

  如今,草果产业的不断壮大,不但改变了普拉底乡的产业结构,也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真正做到了将气候、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本地资源优势发挥到了最大化。迁徙到怒江的傈僳族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生活,最终借由草果的引进及推广实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又何尝不是中国产业振兴的一大进步呢!